民橡网
中国产地橡胶资讯平台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版    怀旧版

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不断强化“海上抓、岸上堵、陆上查”等反走私措施

发布会员:myrubber    发布日期:2012-04-08    浏览次数:5354    评论(0)

利剑出鞘斩“蚁”路 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反走私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韦炜石相国石佰华

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根据群众举报,边防官兵雷霆出击,从中越边境辅道截获3辆重型卡车,当场查获涉私冻品(鸡爪)69吨;3小时后,官兵马不停蹄连续奋战,再次在边境一线查获冻品(鸡腿、鸡爪)27吨,总案值达76万元。

这是近日发生在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缉私战场上的一组真实镜头。从东起北部湾洗米河口,西至那坡平孟口岸的2600余公里的边海防线上,该总队官兵如出鞘利剑,严厉打击跨境走私活动,在南疆边陲筑起了一道铁壁雄关。据统计,该总队2011年以来,共查获涉嫌走私和无合法手续货物案件831起,缴获象牙760根、柴油1282吨、小矫车34辆、冻品7187吨,以及橡胶、大米等一大批走私物品,总案值2.6亿元。

亮剑:缉私战报频传

“我们要以一以贯之的意志和决心,坚决打击走私活动,全力维护广西改革开放形象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这是近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副总队长张志在防城港市召开的缉私工作专题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由于防城港边境一线码头、通道较多,出入边境便利,该地区“蚂蚁搬家”式走私活动死灰复燃。进入3月以来,该总队在防城港边防成立一线指挥所,由张志坐镇指挥,亲临督战。他调动驻防城港公安边防部队,开展声势浩大的缉私专项行动,连续破获涉私案件3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40余名,查扣涉案小轿车、洋酒、香烟、柴油、冻品等货物一大批,总案值高达1000万元。

广西南临北部湾与越南接壤,既沿边沿海又沿江,出入境通道、辅道有200余条,天然的地理条件为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充分发挥公安边防部队海陆联动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确打击走私活动,战报频传。

蟒蛇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是列入我国政府1988年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名单的物种,国家禁止贸易、携带、邮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及产品进出境。然而,在中越边境,一些不法之徒为了一已私利,竟利用物流大货车作掩护偷运蟒蛇皮,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011年10月9日16时许,凭祥公安检查站执勤官兵对一辆从凭祥开往南宁的某物流公司货车例行检查,在该货车车厢中部发现数个绿色大编织袋。割开编织袋后,发现里面装的是写有邻国文字的快件纸箱,打开纸箱后露出疑似蟒蛇皮的物品。司机称,他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何物,也无法提供该货物的合法手续。后经仔细检查,20余个纸箱内共搜出蟒蛇皮187张,其中最长的一张有5.8米。

2011年,该站缉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查获涉私象牙756根、象牙手镯253个、手链362条、牙签筒9个,案值超过两亿元;查获国家保护动物蟒蛇7只、蟒蛇皮187张、眼睛王蛇13只、鹰嘴龟8只、懒猴11只;查获无合法手续橡胶带25吨、香烟56条、洋酒364瓶,案值达100万元。

近年来,随着成品油境内外价格差不断扩大,海上成品油走私活动出现反弹趋势。广西海警部队结合“国门利剑”专项行动,对北部湾海域的重点航道、海区,进行定点堵截、巡防追查,封堵成品油海上走私通道,有效遏制了海上走私活动。共检查船舶200艘次、渔船民2000人次,查获成品油100余吨。

舞剑:方式策略灵活

随着缉私工作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分子逐渐改变走私运输方式,化整为零,“蚂蚁搬家”式的走私贩私活动在广西边海防线上日益猖獗。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广西公安边防总队顺应形势发展要求,积极转变缉私方式,改变缉私策略,制定出台了缉私工作规定,严格遵循“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动配合海关开展缉私工作。明确规定对获取的涉嫌走私情报信息,查缉前一律向当地海关缉私部门通报;对查获的涉私物品一律移交当地海关处理。

2011年9月1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制定并开展执行“两个一律”制度(对获取的涉嫌走私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后,组织实施查缉前一律向当地海关缉私部门通报;对查获的涉嫌走私物品一律移交当地海关缉私部门处理)。该总队各级纷纷“舞剑”,加强与驻地打私办、海关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警地联动、警民联防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在八桂边关掀起了新一轮的缉私热潮。

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该总队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积极推行“路长制”,挑选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治安积极分子担任“路长”、“海长”,成为公安边防部门安置在中越边境线和河道、海上“不下班的值班员”。目前,通过“两长”提供的线索,共查获涉私案件300余起,案值超5000万元。3月9日,一名司机驾驶小轿车从东兴开往防城区,企图绕道避开横江公安检查站的检查。然而,这一切已被“路长”全部查控在手。边防官兵当场拦截并查获无合法手续的拉菲红酒558瓶,价值5万元。

2011年10月,广西海警部队加大维稳工作力度,严格辖区海域的治安管控,连续查获多起涉嫌走私案件,查获废旧电脑显示器634台、柴油18.9吨、冻品69吨,总案值90万元。这些案件的线索均来源于“海长”或者当地业务职能部门的通报。

此外,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不断强化“海上抓、岸上堵、陆上查”等措施,在走私比较突出的港口、码头、通道、便道、重点村屯和渔船民中构筑信息网络,掌握缉私工作的主动权;切实加大口岸两翼、边境一线通道、辅道和重点路段的巡逻力度,点线面结合开展全天候巡查,使走私分子无处藏身、走私活动原形毕露。

铸剑:练就铁打硬功

“哒、哒、哒……”随着一串子弹连续射出,北部湾海域溅起了一串串浪花。随即,十余名官兵跳帮至“敌船”,将“不法分子”制服……这是今年2月下旬,广西海警部队的舰(艇)长演练考核时的一个精彩镜头。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全体参考官兵完成了紧急备航、搜索识别、巡航拦截、武力攻击、跳帮制控、盘问检查、押解返航等贴近实战的操演。

打铁还需自身硬。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坚持练为战原则,通过擒敌训练、处突演练、实战考核等措施,在实战中“磨剑”,铸造钢铁队伍。

“缉私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可以护卫一方稳定,做得不好就会腐蚀队伍,助长不正之风”,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政委刘守跃说,“在缉私战场上,我们的官兵面临着巨大诱惑,思想稍有放松,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为此,该总队始终把加强队伍的反腐倡廉教育放在首位来抓,制定严格的缉私纪律规定,严禁官兵与涉私组织和人员交往、为不法分子充当“保护伞”;严禁未经批准擅自缉私、单独缉私、跨辖区缉私或参加其他部门组织的缉私行动;严禁参与走私护私、收钱放私、通风报信为走私分子提供便利;严禁擅自处理涉私货物,坚决杜绝说情、请客、送礼和泄露行动秘密等现象。

此外,他们还强化督察工作职能作用,该总队派出由海警、法制、纪检、督察等处室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部队缉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护私、放私和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确保反走私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011年7月21日22时许,一辆无牌号[1.61 1.90%]越野车由边境某小道向宁明县桐棉乡方向疾驰,宁明县边防大队官兵发现后立即实施前后堵截,保时捷车主无路可逃后弃车而逃;7月22日凌晨1时许,另一辆奔驰越野高档轿车也被边防官兵以同样方式查获。事后,一位办案领导接到车主的短信,声称愿意每辆支付30万元将车赎回,并威胁若不退车辆将会影响办案人员家属安全。但办案人员不为所动,不惧威胁,严词拒绝了走私车主的要求。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的官兵在缉私战场上经受了考验,自觉抵制了糖衣炮弹的侵蚀。在‘两个一律’的前提下,缉私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意志更加坚定,针对性更强了,效果也十分显著。”刘守跃如是说。

近年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主动作为,精心组织,积极配合海关缉私部门开展反走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以来,该总队查获涉嫌走私和无合法手续货物案件831起,总案值达2.6亿元。

工作中,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制定《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缉私工作规定》,规范缉私工作秩序,得到公安部、公安部边防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缉私工作规定》被边防局全文转发,供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借鉴。

来源:法制日报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